长山镇依托“边海防党建联合体”品牌创建,以点带面、连点成线,全线布局边海防安全稳定目标建设,落实落细“四柱四筛”工作机制,打造矛盾纠纷化解三级防护圈矩阵,保障边海防安全稳定。
坚持“纵向生根”发展理念,抓基础固根基,全面加强自身组织建设。边海防党建联合体充分发挥“1+6+X”树状拓扑式融合党建发展优势,统筹6个沿海村和多家成员单位力量,共同推进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治理化解工作。累计研究商议政治工作意见、党建工作要点等60余条,督办完成涉边稳控、强边固防党委决议20余项。公安司法部门联动,深耕“党建+”矛盾纠纷化解品牌矩阵,增强基层组织整体功能。沿海村党组织以“党建+”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为头雁联合跟进,着力打造品牌矩阵核心节点,充分发挥“雁阵效应”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横向互通”创建思路,抓融合固堡垒,全面深化警地联创联建。建立情报共享、勤务协作、联合执法、应急快反、警地联创5项机制,依托“四柱四筛”总体布局,积极推动基层党组织向外延伸、联创联建,实现线索梳理串并和情报信息搜集研判能力“双提升”。发挥“警民连心点”基层联络作用,搜集、解决渔船民诉求,探索“诉前调解、法律援助、溯源治理”三步联建法,全面构筑“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立体化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程序。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和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类案同处、源头和实质化解;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将第三方人民调解职能作用与行业部门专业优势相结合,化解专业领域矛盾纠纷;实施“三带动”模式,发动群众自觉参与安全领域风险隐患举报、排查,目前已有20余名群众主动成为情报信息员,提供各类情报线索20余条,警民联防联固实现合作“双赢”。
坚持“全盘托举”布局模式,抓治理固防线,全面助力边境安全稳定。持续推广警民联创共建新模式,通过在企业建立警务、法务联络点,全面拓展矛盾化解服务能力。发挥“党建+”矩阵优势,推进“党建+普法”工程进企业、进农村、进支部,为非诉讼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前提保障。联合各村党支部与企业力量开展基层治理,坚持党的领导、共建共治共享和多方联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居民自治、基层协商、群团带动、社会参与机制。组织群众说事、议事、主事,积极探索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创新,紧抓“事前预防、事后化解、全程普法”三个环节,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