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市直机关工委会议研究、“最佳实事”评委会审定,决定评选以下6件实事为2023年一季度“最佳实事”。
1、以莓为媒,推动东港草莓进军全球市场
承办单位:东港市农业农村局
2月24日,“以莓为媒 连接世界”中国(东港)草莓品牌发展论坛暨东港草莓北京发布会举行。此次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组织6家农事企业以市集形式展示东港草莓各类品种、包装,设置中外联合展台展出东港草莓和国外特色产品制作的经典美食。现场邀请国家级、省级相关部门参加,得到国际园艺协会、多个国外商会和使馆大力支持,围绕东港草莓品牌保护、销售模式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本次活动为东港草莓首次对国外宣传发布,进一步提升东港草莓品牌知名度,充分展现东港草莓中国地理标志性“土特产”独特魅力,打开东港草莓进军全球大市场通道。
2、关爱老人健康,免费体检暖人心
承办单位:东港市卫生健康局
为扎实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市卫健局积极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强化服务质量保障,邀请丹东市级专家组对乡村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张贴通知、微信群和朋友圈转发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免费体检包含多个项目,并为老年人签订家庭医生,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咨询及疾病科普,提供动态性、连续性服务。同时,乡镇卫生院采取进村服务方式,缩短老年人参加体检路程。此次活动,共完成27802位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推动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3、巾帼宣讲赴基层,传递党的好声音
承办单位:东港市妇女联合会
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层群众中,市妇联以“永远跟党走,文化进万家”为主题进行策划编创,推出党的二十大精神巾帼大宣讲进乡村活动。筹备过程中,充分挖掘文化艺术人才,采取研讨、命题、分头创作、集中排练等方式,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婚姻法、传承家风等方面内容开展节目创作。最终,创作出歌舞《幸福中国一起走》、音乐快板《复兴路上勇向前》、小品《一家亲》等一系列适合下乡巡讲巡演的精彩原创节目,并占总节目数50%以上。一季度,共走进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广场开展宣讲活动3场,每场观众均在200人以上,受到基层群众热烈欢迎。
4、寻年味品民俗,弘扬传统文化
承办单位:东港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旅市场复苏回暖,丰富全市人民节日文化生活,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成功举办“东港市第二十七届民间艺术节”系列文化活动。其中,线下举办东港市新春秧歌展演、“非遗闹春”民间鼓乐展演、元宵节灯谜竞猜活动、文艺志愿者惠民演出;线上开设“民间艺术节”专栏,举办“我们的中国梦—东港市第二届农村家庭线上春晚”、元宵节文艺晚会、退役军人书法展、“玉兔绘春”美术展等系列活动。活动从选题创意到组织表演,特色亮点纷呈,群众参与踊跃,充分展现东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文底蕴,既激发了文旅市场活力,又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5、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全新幼儿园如期开园
承办单位:东港市教育局
作为2022年东港市十项民生实事之一的第二幼儿园建设项目于去年底全面竣工,为保证新建园尽快投入使用,市教育局积极协调解决资金不足、多项设备未到位等问题,实现3月1日顺利开园。新园秉持“生活即教育”理念,设置幼儿活动区、专项活动室、户外综合活动区等场所,目前开设6个班级,每班配备3名专职教师,共招收幼儿150名。新建园投入使用,受到广大学生家长欢迎,实现让更多适龄儿童享受更优质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解决市区西部幼儿入学困难问题,满足学前儿童就近入园需求,推动我市学前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6、兜住“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承办单位:东港市财政局
按照2022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关于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求,市财政局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坚决兜住“三保”底线。完善各类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提高“三保”、债务风险和机关事业养老金发放等因素分配权重。开展 “三保”预算再审核,确保在2023年部门预算中足额安排“三保”和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加大财政资金统筹盘活力度,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强化结转结余资金清理,节约资金优先保障“三保”等支出。设立工资库款保障户,将“保工资”资金存入工资库款保障户,作为特殊时期落实“三保”支出优先保障特殊方式。制定“三保”应急处置预案,实行分级响应,确保不发生“三保”支出风险, 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